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硕果累累
从雅鲁藏布江两岸16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到那曲一望无际的高寒草原,从海拔5200多米的克古拉垭口,到碧波荡漾的格仁错,8月的雪域高原,青稞累累、牧场如茵、草丰羊肥……高原大地生机盎然,一幅“醉美”画卷在地球“第三极”徐徐展开。
这画卷,正是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累累硕果。
“我们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2000年至2020年,西藏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效益,目前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研究员王小丹告诉记者。
提供科学系统解决方案
从拉萨出发,一路向东南,经过约两个小时车程,就到了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山南市。在这里,记者看到,雅鲁藏布江河谷天蓝水阔,绿意盎然,杨树林、柳树林绵延不绝。
然而,这里曾经“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因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每到冬春季节,河谷地带的大风就会扬起漫天细沙。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山南市便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防风固沙工作。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世界气候系统的‘稳定器’。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在这里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活。种什么树,怎么种,如何防止土地沙化,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王小丹说。
在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的沙化土地生态治理综合示范区内,记者看到,一个个1米见方的网格整齐排列在沙坡间,网格里种植着巴东醉鱼草、绢毛蔷薇、树锦鸡儿等试验植物。
“我们正在这里开展灌草植物抗逆性移栽试验,通过评估这些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越冬存活率等,最终筛选出一些适宜在高寒沙地生长的植物品种。”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周萍说。
近年来,成都山地所科研团队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中上游沙化土地开展全面调研,并结合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沙化程度等因素,确定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南段不同沙化程度沙地治理点及示范区,构建了基于“埋—铺—阻—蓄”生态水土层的退化沙地生态治理模式,结合初选及繁育出的种质资源,开展了基于微生境构建的沙化土地生态治理试验示范。
“后续,我们将加强对乡土植物繁殖体—幼株补充和定居等完整生活史过程的定期监测,定量评估其生态适宜性及生态效益,以期为青藏高原退化沙地的生态治理提供新思路。”周萍说。
靠双脚找到高原生态变化规律
离开山南市沙化土地生态治理综合示范区,记者来到了那曲市申扎县。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监测站——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申扎站”)。
王小丹的另一个身份是申扎站站长,从27岁首次到西藏考察算起,他已经在高原上工作了20余年。“西藏具有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等多样生态类型,要从漫长的环境变化中找到高原生态的变化规律,必须靠双脚。”每年,王小丹有近6个月的时间在青藏高原开展野外考察。
在野外工作时,王小丹遇到过不少危险。
“有一次,在去阿里地区的路上,车出了问题,我们在路上等了5天才迎来了救援。”其间,王小丹和团队成员白天靠着罐头、方便面充饥,晚上就住在帐篷里。
但是,这些经历没能阻止王小丹带领团队在高原开展科研的脚步。“青藏高原的草地面积非常广阔,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60%以上,因此对草地的监测十分重要。”王小丹说,经过多方考察,他们最终选择在羌塘高原南部高寒草原湖盆区建立了申扎站。
申扎站以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高寒生态系统响应为主要研究内容,监测和评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作用,预测高原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变化对我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的影响。该站设有生物、土壤、水分3个专业实验室和综合观测样地,其中高寒草原综合观测样地500多亩,高寒沼泽湿地综合观测样地100亩。
“经过多年监测,我们成功揭示高寒冻融区植物根系构型与养分利用效率的关系,从根系营养吸收偏好的新视角探明了高寒植物适应机制。”王小丹说,如今,科学研究已经成为西藏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有力支撑。(记者 陆成宽)
责任编辑:阿虎
免责声明:中企房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2024-08-25
2024-08-25
2024-08-25
2024-08-25
2024-08-25
2024-08-25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