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房七条”:拓展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模式 住房公积金可用“全家桶”

2025-03-31 15:53: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量:

  31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蒋海琴介绍,该市提出七个方面政策举措(下称“房七条”),构建多维互助互促的住房消费体系。

  31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进行通报,多部门负责人就“房七条”政策细节进行解读。

  “房七条”内容包括:加大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支持,进一步满足居民置换改善需求,加快满足被征收群众安置需求,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进一步盘活企业存量闲置资产,着力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品质。

  其中提出,优化拓展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模式,通过政府、开发企业补助,金融机构支持,经纪机构帮卖等方式,组织引导开发企业开展“买新助卖旧”活动,首批政府补助资金1亿元,先购先得,补助标准为购买“买新助卖旧”名录库内新建商品住房合同金额的1%,叠加开发企业促销优惠,促进各类住房改善需求加速释放。

  此外,自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满足居民各类住房置换需求。

  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沈乡城在解读时表示,今年“以旧换新”针对新房购置的补助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政府给予新房合同金额1%的补助,首批政府补助资金金额总计1亿元,以完成网签备案时间为准,先购先得;二是开发企业给予不低于新房首付款3%至5%的补助。假设客户购买一套合同总价为500万元的新房,支付首付款200万元,如开发企业给予的补助按5%计算,则购房人可享受开发企业补助的10万元,加上政府补助的5万元,总计15万元。

  沈乡城表示,购房人购买了活动范围内的新房,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和《存量房出售经纪服务合同》时即可享受开发企业的补助,补助金额直接在总房款中予以抵扣;2028年12月31日前购房人凭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取得的新建商品住房不动产权属证书,即可申领相关政府补助。

  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克瑜介绍,此次推出了住房公积金“全家桶”政策,扩大了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范围——从购房人本人和购房人的配偶,扩大到购房人的父母和子女,支持购房人通过家庭互助,拓宽购房资金来源,减轻购房首付压力。

  2024年,南京房地产市场呈现逐季向好态势,结构性调整步伐不断加快。2025年1月至2月,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分别增长29.9%、16.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去年11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双双回正;去年12月和今年1月、2月,南京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环比分别增长0.6%、0.7%、0.5%,连续3个月实现全国领涨,回稳势头不断增强。

  中国新闻网 作者:朱晓颖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中企房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31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蒋海琴介绍,该市提出七个方面政策举措(下称“房七条”),构建多维互助互促的住房消费体系。  31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进

2025-03-31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已有多地推动建设——  新房子建成“好房子” 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租住30余平

2025-03-26

  3月25日,杭州市区迎来2025年第五批住宅用地正式出让。根据成交结果,4宗地块全部溢价成交,平均溢价率52%,共计收金101.53亿元。其中,滨江区西兴单元地块由滨江集团以52.03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77409

2025-03-25

  3月22日,严一集团迎来了邢台信诚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再次到访,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期间双方合作成果显著,为此次再度携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3-25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从环比看,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总体稳中略降。从同比看,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幅均继续收窄。

2025-03-17

  2025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加码的推动下,正努力止跌回稳。政府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采取“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等措施,以提振市场信心。各地因城施策,精准满足居民

2025-03-13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