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房地产转向“存量更新运营” 住房租赁市场迎发展新阶段

2024-10-28 10:19: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量: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左宇坤)“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核心,就是整个行业都要适应房地产由‘增量开发销售’转向‘存量更新运营’这一新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近日在第六届住房租赁产业国际论坛上解读存量盘活的意义时指出。

  在专家看来,存量盘活的关键在于对现有资产的高效利用,同时减少对新增土地的依赖,进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秦虹指出,过去我们土地、住房、金融等各方面的政策,以及企业的经营模式都围绕着增量开发销售来实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则要围绕存量更新运营出台新的制度安排。

  其中,租赁住房是未来整个住房发展的重要一环,盘活存量的重要内容。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是现阶段消化存量房的必要举措。

  “租赁住房是存量资产的重要盘活方向,这表现为长租公寓的大宗交易量逐年上升,以及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优异表现。”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表示。

  在第六届住房租赁产业国际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官方宣布的“‘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将对住房租赁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存量盘活背景下住房租赁行业价值发现》报告指出,随着存量房收储、城中村改造的快速推进,住房租赁市场有望重塑供需结构。

  具体而言,市场或将出现一批“黑马”品牌,通过快速收储存量房源,在短时间内大幅扩张管理规模。但部分地区可能会面临保障房需求与存量房供给之间的不对称问题,存量资产来源和类型的多元化,将增加有效资产的筛选和改造难度,加剧行业微利运营的挑战。

  对此,赵然指出,这要求产业链条上不同功能板块协同运营,“存量资产持有方应该从‘投-融-建-管-退’全流程视角出发,进行资产盘活的战略规划。”

  2024年9月,北京大红门地区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第二期竣工,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发展成包含近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3万平方米服务配套及近500套人才公寓的现代化高新科技园区,是城市从“增量开发销售”向“存量更新运营”过渡的典型案例。

  “存量盘活是城市更新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环节。”秦虹表示,城市更新就是要告别过去房大拆大建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其实重点就是盘活存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唐燕指出,未来城市存量盘活必须特别关注“职住平衡、交通便捷、生活便利”三大关键维度,这不仅是帮助保障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策略,更是提升城市宜居性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中企房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核心,就是整个行业都要适应房地产由‘增量开发销售’转向‘存量更新运营’这一新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近日在第六届住房租赁产业国际论坛上解读

2024-10-28

  日前,天津出台《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对有关政策解答如下:

2024-10-16

  10月12日,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和兴业、招商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自10月25日起对存量个人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

2024-10-16

  在十一黄金周假期销售额创下新纪录后,不少房企紧抓机遇,例如,近期首开楼盘亦取得不俗成绩。与此同时,不少地区都传出了新盘开盘即售罄的消息。

2024-10-16

  29日,金融管理部门此前宣布的一揽子房地产金融举措落地,其中包括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

2024-09-30

  近日,格力地产(600185.SH)发布《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其拟以持有的上海合联、上海保联、上海太联、三亚合联及重庆两江的100%股权及格力地产相关对外债务,与海投公

2024-09-06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